中国式官员之走向大致可分为传承式、接替式、买官式、家族式、裙带式、步歩攀爬式、附首贴耳式、唯命是从式、揣摩长官心理式、大有背景式、美女傍上司式,凡此种种,很多绝非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正宗渠道,也就是说沒有正宗“商标”的冒牌货。为什么说呢?很多都是老百姓都不曾认识或知道他是什么耒路,就登上当地官员的宝座。
中国有相当部分官员从做职员,到科员、处长、厅长、省长,成长历程是一直坐办公室到指挥全局。他们从基层就练就了耍嘴皮子、耍笔杆子,到拿指揮棒,不能说他们沒有实际工作经验,对付上级领导绝对有一套,假政绩、假数字、假材料,一路老“假”跟下来,就变成老“真”了。上面一句话“提升”,接着"蟒袍"加身,桂冠戴上就又高升一级。只要会拍马屁,勤恭维,不愁不能当上显官。这也是我们的“特色”。许多在选举官员有成熟经验的国家的作法是:选举上来的官员届滿再回去干老本行,我们的官员只能上不能下,外国官员岀现重大失误的要被弹劾,他们会自动引咎辞职,我们的官员会耍赖皮,再不就挖门子換換窩,简直是一皮脸加一皮脸,正宗的二皮脸。
我二十几岁在县直机关工作时抽调去农村搞整建党工作队,一个农村支部书记,选拔的年轻党员一个不如一个,他犯错误想拿下来,可是让别人干还不如他, 结果这个书记还是牢牢地坐着他的位置。有能力的他不培养,生怕“新草芽子顶掉老草母子”。
如今买官风气盛行,我在县委机关做科员时,每到年根,县委书记“稳坐钓魚台”,蹲在自已的办公室,正赶上換届,好嘛,去找县委书记得排队,下一届局镇领导人员換届在即,什么职务什么价码,不交就让你去清水衙门“休闲”吧。在我身边的科员都去要官买官去了,我呢,任尔东南西北风,还是郑板桥的那首诗写的好:“乌纱掷去不为官,囊橐箫箫两袖寒。写取一枝清瘦竹,秋风江上作魚竿。”
今天浅说中国官员的升迁之术,来日再来与博友一起细说究竟。
( 五月十三日撰稿于半月楼 )
评论